浅析西安市公共品牌建设路径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创新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回顾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伟大历程,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领域粗、广、快的发展方式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转变。当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一个地区、一个行业、一个企业真正实现持久发展,就要不断研发新品、生产精品、打造品牌,这样才能在社会市场乃至国际市场立于不败之地。可以说,品牌已经成为企业、城市乃至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西安市是副省级省会城市,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精湛的手工技艺,目前常住人口过1000万,注册登记企业160多万家,但产品多、品牌少,特别是企业品牌多、公共品牌少的发展现状,严重制约着西安经济发展追赶超越。笔者认为,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个转变”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西安市各个行业、百万企业创品牌的愿望需求,西安市公共品牌建设要按照政府指导、协会搭台、企业唱戏的原则,通过三至五年的接续努力,基本建成理论研究、标准评价、培育孵化、宣传推广体系,西安品牌在全国乃至世界具有一定的声誉和影响,全力助推品牌西安。
一、加快推进西安市公共品牌理论研究体系建设
挖掘西安品牌历史典故。品牌历史是根脉,品牌传承是基本。由西安市企业品牌建设协会联合各行业协会、商会,组织有关专家、学者或研究机构,分行业、分系统深入研究挖掘西安品牌的历史文化典故、特色特点。由西安市企业品牌建设协会牵头负责,每年举办一次西安品牌研讨会或发展论坛,邀请全国和省内品牌管理专家、学者及企业家参加,共同商讨和推动西安市公共品牌建设。
整理西安品牌文化符号。品牌的文化含量越高,其附加值就越高,竞争力就越大。由西安市企业品牌建设协会联合各行业协会、商会编撰出版《西安市品牌文化故事集》和《西安市企业品牌服务指南》等书籍。鼓励有条件的行业协会、商会和企业建设品牌陈列馆或成立品牌研究院,重点展示或研究行业、企业品牌蕴含的人文符号和历史故事等,让顾客在消费西安产品的同时,更多地了解陕西和西安厚重的历史文化。
加强西安品牌创新发展。品牌建设过程本身就是创新过程,没有创新,就没有品牌。西安市企业品牌建设协会和各行业协会、商会要积极引导本行业、本系统企业鼓励创新、宽容创新、奖励创新,大力推动技术、产品和商业模式创新,组织力量开展品牌金融服务、大数据应用服务等前沿领域研究推广工作,紧跟时代发展“风口”,永葆老品牌的生命活力,不断赋予新内涵,创造出更多的西安新兴品牌。
二、加快推进西安市公共品牌标准评价体系建设
进一步完善西安品牌标准化评价指南。由西安市企业品牌建设协会牵头研究制订的陕西省品牌标准化评价指南(团体标准)经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审核批准,已于2019年7月推广施行。各行业协会要以此为范本,开展本行业的品牌标准化研究,制订发布行业品牌标准,打造提炼有特色、有内涵、有底蕴的行业品牌,逐步形成西安市企业品牌建设协会、各行业协会、企业等多层次的标准体系,行业品牌、企业品牌培育齐头并进、相得益彰,确保西安市公共品牌标准体系建设落到末端、落到实处。
进一步加强西安品牌授牌表彰工作。西安有许多享誉海内外的老字号和知名商标,行业、企业品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基础。西安市企业品牌建设协会联合各行业协会、商会,依照西安市企业品牌建设协会第一届(2019--2022)工作规划,分建筑工程、医药卫生、餐饮服务等十大行业,每个行业遴选10家共100家企业,开展市级、省级和国家级品牌企业培育、授牌工作,让弱者变强、强者更强,将西安品牌向品牌西安转化,地方品牌向国家品牌转化。
进一步加大西安品牌引领市场的力度。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西安市企业品牌建设协会联合各行业协会、商会,参照陕西省品牌标准化评价指南(团体标准)规定的标准条件,选择一批在各行业基础较好或潜在发展能力较强的企业,围绕标准提档、技术创新、管理升级、质量提升,通过组织专家诊断、参观学习等途径,对品牌培育体系进行具体诊断、评估和指导,不断凸显在行业中的主导能力和市场竞争优势,切实发挥品牌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小产业,拉升大企业,助推公共知名品牌。
三、加快推进西安市公共品牌培育孵化体系建设
下大力培育制造业领域优势公共品牌。重点围绕航空航天、电子通信、电气机械、汽车制造等大型行业集群和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引导传统制造企业与现代新兴技术深度融合,加快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培育一批“西安创造”品牌企业,形成一批“西安创造”品牌产品。
下大力培育现代服务业新兴公共品牌。重点围绕软件与信息服务、研发设计、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生产性服务类企业开展品牌建设,培育一批高知名度的现代服务业品牌。引导“老字号”企业、传统服务业企业和健康养老、家政服务等新兴服务业企业提高品牌意识,有效运用商标品牌实施连锁经营等方式,围绕核心品牌做强做大。
下大力培育文化旅游业特色公共品牌。积极推进西安市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发展,打响古都文化、温泉养生、秦岭生态等特色品牌。推动文化和生态旅游、民间文艺活动、特色小吃、农民画等传统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转化为品牌资源。
下大力培育县域地理标志商标品牌。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为切入点打造农林业品牌。以石榴、猕猴桃、户太8号等具有西安特色的“名、特、优、新、稀”农林产品资源为重点,建立商标品牌培育资源库,加快对农林产品深加工、休闲农业等业态的品牌培育,做强做大西安特色地理标志商标品牌。
四、加快推进西安市公共品牌宣传推广体系建设
加强品牌战略推介工作。借“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中国品牌日”和西商大会等时机,由西安市企业品牌建设协会联合行业协会、商会,大力宣传西安品牌。精选有典型性、代表性的西安本土企业讲好敢为人先、艰辛创牌的品牌故事。协调广播电视台、报刊及网络等市属媒体资源,开设“聚焦品牌”栏目,同时在重要时段、重要版面安排自主品牌公益宣传,在机场、火车站、地铁站等重点交通枢纽设置自主品牌展示屏。
发挥行业协会领军作用。按照国务院[2016]第44号文件精神,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品牌建设中的领军作用。各行业协会、商会大力推动本系统企业利用各种节庆和展会活动,开展品牌专题宣传。西安市企业品牌建设协会积极促进行业之间、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推动品牌传播。
加大人才矩阵培养力度。西安市企业品牌建设协会联合各行业协会、商会组建品牌培育专家团队,瞄准目标区域、目标企业、目标产品,实施精准个案对接、专业扶持;支持和鼓励品牌培育与运营服务机构的发展,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准和技术水平,为企业提供专家会诊等品牌专业化服务;推动各区(县)建立品牌培育指导站,确保组织渠道畅通、各项工作落地。
撰稿人:杨广银 (原西安市工商局处长、西安市企业品牌建设协会主要发起人)
马小平(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专业委员会理事、西安市企业品牌建设协会秘书长)